阳江积极应对指导养殖户全面规范生产
一季度出口罗非鱼156 批次,对美贸易顺畅
近日,笔者从广东省阳江市检验检疫局获悉,今年第一季度,阳江地区共出口罗非鱼156 批次,重量达3663 吨,创汇1088 万美元,同比分别增长77.2%、45.9%和19.3%。输入美国罗非鱼产品均未出现磺胺类药物残留通报,有效跨越了美国设置的贸易障碍,实现了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和贸易顺畅。
据了解,阳江市地处广东西南沿海,是广东省渔业大市,海洋渔业资源丰富,目前全市水产品养殖面积约4 万公顷,水产品加工企业40 多家,水产品加工出口创汇是阳江外向型经济发展支柱之一。去年1 月以来,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 )加强了对我国罗非鱼产品的磺胺嘧啶及甲氧苄啶残留检测。这两种磺胺类药物在中国为限量使用药物,而美国FDA 则将其列为禁用药物。一旦美国FDA 在输入美国罗非鱼等产品中检出有该残留药物,将对相关企业此后出口的同类水产品采取自动扣留措施,相关产品需要批批检测才能通关,这不但延长了通关时间,而且出口企业还要支付高昂的检验费和扣检期间的仓储费用,增加了贸易成本和风险。
阳江市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为了突围“磺胺新规”,该局采取综合治理组合拳保障阳江罗非鱼产品顺利安全出口美国。一方面加强对养殖场用药的源头管理,通过对养殖场使用的兽药、饲料及其他化学品实施监管,指导养殖户规范用药,促进原料安全水平提高;另一方面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,指导企业加强自管、自检、自控,完善质量安全体系建设,同时,加强生产加工过程监管。对输入美国罗非鱼企业实施不定期生产过程抽检,加大对原料及半成品抽检频率。对输入美国罗非鱼产品实施批批检验,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放行。
据悉,在阳江市出口罗非鱼加工企业和检验检疫部门的共同努力下,阳江辖区2015 年输入美国罗非鱼合计691 批次,重量1.7 万吨,较2014 年同期分别增长57.4%和16.1%,未出现被美国通报的情况。今年首季阳江输入美国罗非鱼继续保持良好态势,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