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行业新闻 » 正文

    高档水产品要走“群众路线”

    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4-10-22  浏览次数:16


          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认为,高档水产品正在“走群众路线”,朝着平民化方向转型。“虽然从高档水产品养殖户到生产企业再到销售终端,日子都不好过,但对于行业发展来说,这样的阵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,可以让市场回归理性,让社会更加风清气正。”他说。
           中秋节往往是一年中海参等高档水产品的销售旺季。但是今年海鲜经销商普遍反映的是团购大单没戏了,“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订单几乎没有。”海参、鲍鱼、甲鱼、大闸蟹等高档水产品经销商生意的“ 巨变”,正是党中央倡导厉行节约、遏制腐败政策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。
           刚刚参加完长春农博会的海参经销商王雅丽,这几天马不停蹄来到黑龙江齐齐哈尔参加绿博会,紧接着还将到辽宁沈阳参加展会。王雅丽居住的大连长海县,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的海岛县和我国唯一的海岛边境县,着名的獐子岛就位于这里。
           在长海县,王雅丽是众多海参经销商中的一员。2012 年以前,王雅丽几乎都是坐在家中等客上门,最多就是打打电话联系生意。如今,随着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公款消费的减少,她和家人有时一个月就要参加三、四个展会来推销海参。
          “现在一斤五年生人工养殖干参,也就能卖到1500 元~1800 元,两年前价格至少一倍以上。”王雅丽介绍说,“野生海参原来售价在6000 元以上,一个节日销售千斤不成问题。现在批发价不足3000 元都不好卖。
           2013 年春节前,中央推出了“八项规定”和“六项禁令”,明令禁止利用公款大吃大喝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公款吃喝风得到了有效遏制。同时也让高端消费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。王雅丽说,前几年海参行情好时,卖一斤海参能挣几千元。现在卖一斤也就挣二、三百元,除去各种成本,利润更微薄。
           南京蟹商王子健介绍说,今年中秋节公款消费罕见,因主要销售群体为普通百姓,市民在团圆餐时偏爱购买一些小螃蟹“尝鲜”,于是出现了“小个”螃蟹价格大涨,“大块头”螃蟹身价暴降的现象。
            同时,南京市场上较贵的3 两重规格的母螃蟹,以往年份开市价在138 元到145 元,今年价格大降约4 成,只卖到85 元~95 元,这一价格创出了6 年历史最低价。多位蟹商分析说,公款消费大幅减少,是促使“高端”螃蟹价急跌的主要原因。
            谈及未来,与海参打了30 年交道的王雅丽说:“ 由于价格快速降低,高档水产品正在加速进入普通百姓家庭。未来我们的出路只能是‘向下看’,从养殖、加工、销售等环节更多推出物美价廉、适合百姓消费的中低档产品。”
            有识之士认为,对高档水产品养殖、加工、销售企业来说,现在正好是一个优胜劣汰,产业进行整合的好时机。养殖户要淘汰那种粗放养殖模式,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。加工企业要对产品进行转型升级,开发市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。销售方面要转变方式多路并举,整合电商与实体店的各自优势,注重打造品牌,“眼睛向下”,走好平民路线。正如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所说,“对于行业发展来说,这样的阵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,可以让市场回归理性,让社会更加风清气正。”